close
人工智能

新加坡 Grab 自建視覺語言模型 主流 AI 系統難以處理亞洲語言文件

新加坡超級應用程式平台 Grab 公開表示,商業化大型語言模型在處理亞洲語言時表現不佳。Grab 最終決定自行開發視覺語言模型,專門用於辨識東南亞各國證件與檔案上的文字資訊。這個決定反映出全球 AI 技術發展的一個重要缺口,現有主流模型對非拉丁語系的支援嚴重不足,促使區域企業走向自主開發道路。
read more
人工智能科技專欄

AI 創造強韌醫療體系 生成式 AI 與風險預警 有效為急症分流

香港急症輪候由 193 分鐘降至 144 分鐘 然而高峰期仍見擠塞。醫管局引入生成式 AI 代擬病歷與報告,並試行 AI 風險預警,以 HA Chat 與病房顯示即時通報,團隊可提前介入與調配資源。未來把 AI 視作基建,核心支援預測分流與人手部署,建設更強韌醫療網
read more
人工智能企業趨勢業界消息資訊及通訊科技

「技術框架」與「適應態度」奪全球榜首:香港於 IMD 世界數碼競爭力排名躍升至全球第四

香港在 2025 年 IMD 世界數碼競爭力排名躍升至全球第四,於「技術框架」與「適應態度」領先全球。本文分析香港排名上升的三大支柱、與新加坡的策略比較,以及三大創科園區如何構建產業生態,助企業決策者掌握最新創科趨勢。
read more
IT 基建人工智能企業趨勢

AI 競賽白熱化:從 OpenAI 與 AWS 結盟 看未來 10 年基礎設施佈局關鍵

OpenAI 宣布與 Amazon AWS 達成 380 億美元(約港幣 2,964 億元)雲端協議,打破與 Microsoft 獨家合作。此舉突顯 AI 算力競賽白熱化,並迫使企業重新評估多雲端策略與基礎設施可持續性,以應對未來龐大運算需求。
read more
企業趨勢資訊及通訊科技金融科技

重構金融未來:香港金管局「金融科技 2030」DART 戰略解讀

香港金管局(HKMA)公布「金融科技 2030」DART 戰略,聚焦數據基建、AI、韌性及代幣化 4 大支柱。新策略涵蓋逾 40 項目,旨在鞏固香港作國際金融科技樞紐地位,推動數碼化轉型及金融普惠。
read more
人工智能

企業爭相採用代理型 AI 技術 軟件開發職位需求卻逆勢下滑

全球技術專業組織 IEEE 一項涵蓋 400 名資訊總監、技術總監及 IT 總監的調查顯示,企業對 AI 相關職位中軟件開發技能的需求到 2026 年將會下降。IEEE 指出幾乎所有專業人士預期代理型 AI 創新將在 2026 年以「閃電速度」持續發展,已建立的企業和初創公司都加深對這項技術的投資及承諾。矛盾的是 39% 受訪者計劃使用代理型 AI 協助軟件開發工作本身,這顯示該技術可能正在取代其本身所需技能。
read more
人工智能企業趨勢雲端服務

Meta 財報從「元宇宙」到「超級智慧」轉向: 運算能力成為新戰場

Meta 2025 年 Q3 財報揭示重大轉向,行政總裁絕口不提「元宇宙」,轉而聚焦「運算能力」。本文分析 Meta 投入高達 72 億美元(約港幣 561.6 億元)資本的豪賭,在 Reality Labs 持續虧損下,如何重塑 AI 競賽格局,以及投資者面臨的 ROI 證明期。
read more
企業趨勢

還在用多個錢包 App?WaaS 錢包服務如何簡化加密資產管理、降低風險

投資加密貨幣的人都有同樣煩惱,手機裡安裝了多個錢包 App,每種代幣均需使用不同 App 管理,還要記下一大堆密碼和私鑰。Wallet-as-a-Service (WaaS,錢包即服務) 的出現,就像將所有銀行帳戶整合至單一 App,只需一個介面便能管理所有數碼資產,轉帳時間更從 10 分鐘縮短至幾秒鐘。根據 2025 年第三季的市場資料,採用此類服務的投資機構按年增加了超過 3 倍。本文將以最簡單的方式,解釋 WaaS 如何助您節省時間和精力,以及哪個平台最適合。
read more